清零再出发-吴炳尧教授对当前压铸行业的精辟论述!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31日 00:00

2018年第3期微封顶部链接.jpg

清零再出发

      过去的四十年,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是什么?是改革开放,是人口红利。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是得益于国际间的产业转移。19世纪40年代,从英国产业转移到美国,成就了美国,自己留下了精密制造业;20世纪50年代起,产业从美国向日本和西德转移,成就了日本和西德,自己也留下了很多高科技企业,比如芯片;20世纪60年代起,产业从日本向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等国转移,成就了“亚洲四小龙”,日本依然在电子行业保持优势;紧接着,产业从亚洲四小龙向中国转移,使我国迅速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但作为输出国,韩国至今仍然在汽车、手机、电子产品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如今,产业输出国成了中国,低端产业正向东南亚相关国家转移,高端产业的输出指向哪里?我们自己保留的技术优势凝聚在哪里?这是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笔者没有如此大局观,只能立足于多年亲历的压铸业,谈一点想法。

 

一、 压铸业仍处于追赶

      时至今日,中国压铸业的艰辛越来越明显,能屹立不倒的企业,除资本雄厚、规模庞大、设备先进外,最终还是依赖核心技术与品质积淀取胜。压铸同仁越来越认识到对技术的领悟和创造能力是最应得到重视的。一些顶着高新企业金字招牌的压铸公司的精英,私下里也不得不承认在国际舞台上,我国大多数压铸企业依然处于三流。

      印象深刻的是我国压铸业很难聚集成群有职业操守的职业人,为了多两百元,可以将一份好好的工作顷刻之间甩掉,看到企业有困难,用信仰和信念支撑自己与企业共同前行的人寥寥。落后的思维模式形成的规矩不堪一击,只能靠质次价低抢夺低端市场。或许因为压铸产业人难进,单难得,一些令人痛恨的坏毛病,坏风气,把一些人员惯坏了。最应鞭挞的是潜规则,使很多简单的问题因利益纠结变成了无比复杂的问题,甚至可以明目张胆地置工厂和国家利益于不顾,以次充好,让腐败穿上合法的外衣。

      古代,各国间的竞争体现在军事上,谁的拳头硬,谁就是霸主;近代,各国之间的竞争已转化为资本,谁有充裕的资金实力,谁就能发展致胜;而现在,创新已经成为各国角逐的中心,谁能率先突围创新,谁就能占据未来的制高点!中国压铸横向扩张式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用工成本上涨,劳动力人口红利逐年消失,材料上涨,使传统压铸面临严重挑战,必需转型升级、变革、创新,智能制造已成为压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改革开放后又一次命运大转折,倘若没有创新引路,没有工匠精神承载,拿什么支撑起中国压铸的未来呢?

      放眼全球,一场轰轰烈烈的创新竞赛正在激烈角逐之中。美国特朗普执政后,积极宣扬美国制造业回归政策,强调美国优先的保守主义策略;韩国三星、中国富士康、日本丰田等国际品牌制造业均已表明计划在美国建厂。拥有雄厚工业基础的德国率先提出了“工业4.0”战略,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制造业,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Frech给出了压铸未来智能工厂的方案,工业4.0—未来压铸工厂,试图摸索未来压铸生产的新途径;美国喊出了“再工业化”“能源互联网”等口号,发动了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一系列“先进制造业”计划;日本、韩国紧跟美德的步伐,都在建立自己的国家制造业发展规划。我国创见性地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必将令社会脱实向虚的浮躁之风让位于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题方向,即以实体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的时代。

 

二 、只有向前 无路可退

      与压铸界的老板和高管交谈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搞压铸太累,但很多时候,设备和资金套在里边,又无路可退。事实上,大多数压铸厂是无路可退的。曾经有个压铸车间主管在微信中说,今天又被领导骂了,废品一大堆,指标没完成,工资不高,还不自由,没有尊严,打算辞职自己开压铸厂当老板。我对他说,压铸不简单,你要先思考两个问题:如果把你名片上公司的名字划掉,你还剩下什么?如果离开你所在的平台,你还能做什么?当了老板,你会发现什么叫没自由,没尊严,什么叫无路可退。别看老板们平时风光无限,但其实他们才是最无助,最辛苦,最无路可退的人。你想的是如何养活一个家庭;肩上的那份责任和担子有时会逼着你去做不喜欢的事,忍受不喜欢的人。但当了老板,想的是手下所有人的生活,所有人的家庭,所有不喜欢的人和事。公司效益差,员工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无牵无挂。但老板不行,这条船对他来说就是命根子。

      其实,创新和智能化已经给压铸指明了发展方向,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没有退路,但不是不归路,而是经过我们努力奋斗一定可以实现的康庄路。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活着就不会轻松,想要很好的活着,就必须付出更多。面对无路可退的压铸业,就看您是否能全力以赴?

 

三 、随时清零 方能前进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需求被整齐划一。值得欣慰的是,压铸业的好日子还很长,目前做压铸最好的赚钱方式还停留在把很多人组合起来,实施“海量”发展战略。为了提高生产效能,需要在目标和行为上最大化一致,把“人”机器化,归类和整齐划一,由上层的少数人发布命令,形成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结构。

      但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定制化水平越来越高,一切在悄悄改变。过去:我们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谁,只需按照命令去做事。现在: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发挥多大作用。未来:就要考虑我究竟是谁?我能为企业创造什么?个体崛起,组织下沉,是当下最具影响力的大变革,将深刻改变整个社会的组织架构,也改变着压铸业的行走方式。社会从金字塔形状变成了网状,与之相伴随的是“人”的升级:“人”的主动性、独立性越来越强,可施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面对行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又要接受自己知识储备跟不上行业发展的事实,必须拥有随时清零的空杯心态和不断学习的求知欲望。

      最可怕的是,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时代,而人还是老一套,总是等待指令,缺少主动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其实和坐以待毙没什么区别。我曾经向一位压铸主管介绍熔炼新技术,以提升铝合金液的净化品质,他很是不屑的对我说:“我20几年都是这样操作的,也没有出现什么大差错!”我无语,因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展开无谓的讨论。我只想告诉有类似想法的老师傅,过去的老一套已不能拯救当下的落后,不吃老本,不拘泥于老黄历,不断进取,才有可能看到更多新的可能,接纳新的挑战。世界要淘汰的是无力承担“责任”却无度索要 “利益”的人,或者因循守旧、自以为是、找不到自我而无法定位的人。懂得定时清零,隔段时间刷新自己一次,才知道自己是谁,才会更有亮度。

      我见到一些刚来到压铸厂的大学毕业生,本以为自己含辛茹苦,读了20几年的书,满腹经纶,准备大干一场,到了工厂后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资质平平、平庸无奇的泛泛之辈。这是传统教育和当今时代的错位。以前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看被打磨的成本是多少,只需要你容易被管理和使用,不过是大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而现在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他的个性和特长究竟有多出众,太需要你有自己的想法了,越稀缺、越有特长则越有价值,压铸业也是如此,若无可取代即等同于你有无限的价值。

       这个时代将很美好也会很残酷:因为你若不能创造价值,就没有存在价值。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的人。压铸进步不是改变我们所做的事情,只是改变我们自己。清零再出发,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吧!

本文作者: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炳尧



分享我们:

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或者:发送给朋友。让您的朋友也一起分享。


关注我们:

1.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官方账号,点击关注。

2.在添加朋友圈中搜索微信公众号:压铸实践

3.扫一扫下面二维码,点击关注。

4.长按二维码识别,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压铸》杂志微信公众平台。

5.《中国压铸》杂志网-www.dcm888.com 

二维码.JPG


分享我们:

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或者:发送给朋友。让您的朋友也一起分享。


关注我们:

1.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官方账号,点击关注。

2.在添加朋友圈中搜索微信公众号:压铸实践

3.扫一扫下面二维码,点击关注。

4.长按二维码识别,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压铸》杂志微信公众平台。

5.《中国压铸》杂志网-www.dcm888.com

微信二维码.jp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