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上午,“第十六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暨第五届全国铸造行业创新发展论坛”活动在上海举行,开幕式上表彰了行业优秀个人。
力劲集团创始人刘相尚先生被授予“中国铸造行业终身成就奖”。颁奖词指出:“从改革开放开始,到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工业4.0’重大战略时期,刘相尚先生带领力劲集团先后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镁合金压铸机,第一台两板式压铸机,第一台2000吨、3000吨、4500吨、5000吨,以及目前全球最大的6000吨智能压铸单元。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责任,不忘初心,坚守匠心,永葆恒心,刘相尚先生始终保持并弘扬着一位压铸人矢志不渝的‘大国工匠精神’!”
由于COVID-19疫情原因,刘相尚先生未能出席颁奖现场,由力劲集团深圳领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玲玲女士代表领奖。刘相尚先生以视频的形式,向主办方、评委和压铸界同仁等给予的信任、支持和鼓励表达了感谢。刘相尚先生表示:“作为铸造行业的一员,感到非常自豪,很幸运能够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路发展到现在,见证了国家铸造行业从小到大,到成为铸造强国的转变。希望未来与各界同仁,以不变的初心,携手前行,铸就中国铸造业的美好未来。”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拥有机械制造专业背景的刘相尚先生在研究汽车制造的过程中,对压铸机制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的中国压铸机市场,进口品牌压铸机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1979年,怀着制造、发展中国品牌压铸机的无限向往,刘相尚先生在香港创办了力劲集团,并在次年研制出第一台力劲压铸机,打破了日本等进口品牌压铸机垄断香港市场的局面,为香港钟表业的进一步稳定与繁荣发展,提供了高性价比的生产装备。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香港的制造业向低生产成本的内地珠三角地区迁移。1989年,刘相尚先生在深圳南头设立了力劲集团在内地的第一家工厂,生产压铸机零配件。同年,与深圳城建集团成立合资工厂,正式生产压铸机。
20世纪80-90年代,随着民用品需求的日益增加与摩托车、家电等产业在内地兴起。刘相尚研制出中国第一台160吨镁合金压铸机,受到市场欢迎,获得广泛应用。
为突破我国镁合金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制约,1999-2002年,刘相尚先生带领力劲集团,联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多家单位,承担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镁合金开发应用及产业化”重大项目的攻关,研制出中国第一台DCC630M、DCC1600M、DCC2000M冷室镁合金压铸机,促进了汽车、摩托车、3C、航空航天等领域关键镁合金部件国产化生产装备的替代应用,改变了我国镁合金压铸成型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2002年之后,我国私人汽车消费需求量激增,中国汽车行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汽车结构件生产效率与产能规模亟待提高。
刘相尚先生带领力劲集团积极推动压铸生产技术向自动化、单元化方向发展变革,研发出高效率的DCC3000U大型冷室压铸单元,并在2008年与美国通用汽车合作,共交付了21套自动化压铸生产线,用于通用汽车印第安纳州贝德福德铸造厂生产发动机缸体、变速箱壳体等结构件,开启了中国品牌压铸机出口发达国家市场,实现汽车结构件生产由单机向单元化、自动化发展的序幕。
“十三·五”期间,“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纳入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战略。刘相尚先生带领力劲研发团队牵头发起了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4000吨高效智能压铸岛及其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工作,并于2016年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从力劲4000吨智能压铸机到其周边配套、再到其生产管理系统可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生产,打破国内传统压铸生产模式,接轨国际压铸技术及车间管理,总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十三·五”中后期,新能源汽车、5G、智能家电、自动驾驶汽车等新兴产业兴起。汽车轻量化、绿色铸造、精密制造趋势对压铸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2019年间,刘相尚先生带领力劲研发团队,相继研发并交付锁模力为50000KN和60000KN的超大型智能压铸单元,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及其他大型结构件。这也是压铸行业的里程碑事件。
40年创新不止。历经改革开放和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及“工业4.0”的重大战略机遇,刘相尚先生带领力劲集团从香港一间小小的机械车间发展为全球知名的压铸机制造商,压铸机锁模力从80KN发展到60000KN,从单机生产到压铸单元集成化生产,机械化水平从自动化到智能化,刘先生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储备、敏锐的市场洞察、以及对行业深深的热爱,以不变的初心,肩负促进中国铸造行业发展的责任,稳步前行。
“中国铸造行业终身成就奖”是对刘相尚先生莫大的肯定与鼓励,也是力劲集团持续发展的动力,振兴民族工业,成就国际品牌,未来,力劲在绿色铸造、智能铸造中继续贡献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