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最近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7%,工业品出厂价格(CPI)同比上涨8.2%,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PPIRM)上涨11.9%,而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购进价格同比上涨幅度更是高达21.0%和22.1%。
1-5月份累计,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6%。
PPI与CPI倒挂,PPIRM增幅超PPI,将致使2008年绝大部分工业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利润增长不容乐观,这已是企业界共识。
各行各业冷暖不均。从历史数据看,工业企业利润分布演变的三个阶段与CPI/PPI比价密切相关:第一阶段是在2004年,PPI一路赶超CPI,使得下游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从50%一路降至10%,上游企业利润增速则从10%一路上升至70%;第二个阶段是2005年开始至2007年底,CPI涨幅逐渐赶上PPI,下游企业利润增速从10%逐渐回升至40%以上,与此同时上游企业利润增速由70%回落至20%以下;第三阶段是从2007年底开始,PPI涨幅逐渐赶超CPI,上游利润增长加速,而下游利润增长见顶回落。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上涨,必然使这些行业里的企业获益。
分析师表示,比如煤炭开采行业,2007年年底国内煤炭价格平均约450元/吨,预计2008年国内煤炭价格将上涨20%以上,即平均价格要上涨90元。而2008年煤炭成本的上升主要表现在“三金”和人工成本等方面,粗略估计吨煤平均成本上涨20-30元。可见,2008年煤炭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成本上升幅度,每吨煤炭价格净涨65元左右,预计全国煤炭销量28.4亿吨,平均价格每吨净上涨65元/吨,因此,预计2008年实际净利润增长要超过30%。
但工业品出厂价格增幅明显低于原材料、燃料的价格,必然导致处在产业链中下游的工业企业的成本上升,从而危及企业利润的增长。
针对国家统计局新发布的5月份数据,中金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几乎所有行业都会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但是不同行业的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幅度不同;同时上游行业价格上涨向下游行业传导有一个过程,而且,不同行业价格传导中的障碍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上游行业受益于产品价格的增长,通货膨胀对其产生正面影响,而中下游行业受到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负面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4.7%,其中上游行业价格涨幅明显高于下游行业,采掘业价格上涨9.5%,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7.3%,加工工业价格仅上涨4.6%,而耐用消费品价格则下降3.9%。价格涨势的差异在工业利润增长上的表现则是上游行业利润增幅明显高于下游行业。上游行业包括煤炭、石油化工、电力、采掘、有色金属等行业,中下游行业包括化工、钢铁、纺织、汽车配件、建材、交通工具制造等许多行业。另外,一些行业属于服务业和科技行业,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如银行、证券、信托、商业等行业。
企业艰难求生。分析人士指出,PPIRM、PPI以及CPI反映了从工业企业的上游到下游的价格情况。当PPI涨幅与PPIRM涨幅差距扩大时,工业生产企业盈利状况得以改善;当CPI涨幅与PPI涨幅差距扩大时,工业贸易企业盈利状况得到改善。反之,则两者盈利状况将恶化。上游原材料、工业品价格涨幅迅速扩大,并逐渐反超下游消费品价格涨幅,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明显回落成为必然。在上游成本上升压力增大而下游产品转嫁能力有限的情况下,2008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自然难以乐观。
新兴铸管集团投资与战略部某高级经理指出,煤炭等燃料价格的上涨,再加上铁矿石等原料价格涨幅也相应很大,对企业的经营的确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得钢铁生产的成本上升,加大了集团实现2008年度利润目标的难度。再加上国家实行的货币紧缩政策,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出现不利局面,集团旗下的一些子公司进行融资就比较困难。
“目前,很多企业都采取收缩战略。我们旗下一些子公司在做投资策略时,尽量避开物价可能还会大幅上涨的领域,做一些短期性的投资,有意避开这轮通胀期。但从长期来看,企业还是在根据战略需要进入一些领域和购买一些资产。”上述人士表示,“此外,在企业管理和经营上尽量压缩成本,比如日常开支较大水、电上尽量节俭一点;在燃料和原材料上控制或者收购一些企业;对于我们企业生产所必需而物价涨幅很大的原材料,采取寻找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