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庆长安汽车股份公司江北发动机工厂 谢强 相凯强 尹明洪 祁向东
关键词:缸体;压铸模具;镶块;结构优化
第一、由于国外模具设计、制造及维护手段较为先进,所有镶块均设计为整体结构。其优点在于:模具的整体寿命较高,能缩短制造和使用中的维护时间。其缺点在于:模具镶块局部易损部位需经常修复。在国外通常采用对损坏部位真空氩弧焊接后,通过加工中心成型的方法进行修复,修复后使用效果较好,而我们国内不具备这些条件,通常只能采用普通氩弧焊接,由钳工配修的方法进行修复,修复后使用效果较差。
第二、维护周期长。由于模具大而笨重,配合零件较多且配合精度较高,拆装时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严重影响工厂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三、维修成本高。模具某些部位损坏后,为达到减少维修时间和维修后使用效果,基本上采用直接更换某些镶块的方式,从而造成维修成本高。
我们工厂某系列发动机缸体压铸模使用的三处回油道型芯,成型面宽而薄,属于异形薄壁零件,其成型面正对铝水进水口,经常受到高温、高压铝水冲击,受力条件较差。三种型芯平均寿命只有2500次左右,每年三种型芯使用量近240件,每件平均价值1800元。不仅成本较高,且严重影响工厂生产的正常进行。
针对以上情况,为了提高回油道型芯寿命,优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维护成本,经过不断分析,从各方面寻找造成该处失效的原因,最终确定主要原因为结构设计不合理。我们发现三处回油道型芯,成型面宽而薄,属于异形薄壁零件,其成型面正对铝水进水口,经常受到高温、高压铝水冲击,受力条件较差,加之成型面与定位面成 90°形状,属于应力集中部位,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在90°转角处出现裂纹,直至断裂。
具体详见下面改进前后结构对比图
该模具型芯完成结构改造后,使用状况良好,型芯使用寿命比原来提高了2倍,型芯用量减少了2/3,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左镶块定位槽成型部位使用到2~3千次就会断裂,由于该处形状与镶块设计为整体结构,以前我们一直采用焊补的方法对其修复,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开始2次还能达到3000次左右,以后一次比一次寿命短,且随着焊接次数的增加,镶块逐步变形和开裂,连续焊接5~6次 (模具使用15000次) 后,镶块已无法再焊补修复,如不采取其它方式,镶块就将报废,直接损失达16.53万元,按某一年年产21.87万推算,模具将使用26万次,那么每年将使用16个左镶块。同时,由于模具平均每月将修复2~3 次,产生工艺废品8~15件,生产成本相当高,且维修一次需3人同时工作2~3天,维修难度相当大。
为了挽救面临报废的镶块,我们从多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在对模具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模具型腔由上、左镶块配合组成,使用中,由于配合面相互挤压使该处型腔逐渐变形,直至最终断裂。
改造示意图如下:
改造后的模具经验证其寿命从1.5万次提高到10万次;维护频次由以前的每月2~3次降为两月1次;维护一次的时间从以前3人 2~3 天降为1人 20 分钟;工艺废品从以前的8~10件降到0件;维护成本大幅降低。
缸体压铸模具因其外形庞大,结构复杂,精度高等原因,一直以来都是维护维修的难点,但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全面分析问题,总会找到行之有效的突破口,从而找到最适合的维护改造方案来不断优化模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