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行业情报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向新征程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9日 18:59
 
  2015年9月22日,广东、广西、贵州三省区进一步达成共识,提出争取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谋划一批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和重大事项;南广、贵广高铁沿线13市(州)共同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共同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宣言》《贵广、南广高铁沿线城市合作联席会议章程》《贵广、南广高铁沿线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敲定常态联系机制。同时,粤桂黔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在佛山市正式启动建设,广西园和贵州园也在积极推进。
  这意味着,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国内首条以高铁为纽带的区域经济带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优势互补,产业合作更加紧密 
  柳州是广西工业重镇,贵阳的装备制造业占了贵州大半壁江山,佛山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肇庆是广东工业后起之秀,高铁沿线的城市,已经感到联手做强工业的魅力。
  今年8月,在柳州,上汽通用五菱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建设正式启动;在贵阳,年产30万辆的吉利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预计2017年投入生产;在佛山,广东文灿压铸股份公司生产的零部件,装备了世界顶级的新能源汽车……
  “贵阳整车厂投产后,需要大量的零部件。贵阳离柳州只有4个小时的高铁车程,离佛山也只有5个多小时,大家合作空间十分广阔。” 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肖鲁说。
  事实上,以高铁为纽带的区域合作发展已经开始体现。“以贵州省为例,今年1-8月,广西、广东在贵州投资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2%和28%,这种趋势还在加快。”贵州省常务副省长秦如培介绍。
  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后将推动佛山国家高新区、中德工业服务区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桂林高新区、贵阳高新区等沿线19个大型园区加强合作;加强重点产业的规划布局与对接,为一汽大众、福田汽车以及柳州、桂林、南宁、贵阳等城市的整车企业打造双向展销及行业交流平台。
突破壁垒,市场主导推动合作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沿线,途经贵阳、黔南、黔东南、柳州、桂林、南宁、贵港、贺州、梧州、云浮、肇庆、佛山、广州等13市(州)。三省区在区域合作中,必然面临着不同区域之间的行政壁垒,如何实现协调发展是一大考验。
  对此,《贵广、南广高铁沿线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可谓这一跨省合作机制的顶层设计:明确了13个城市未来具体合作的宗旨、合作原则、合作内容及合作机制。未来,沿线城市将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统筹规划,协同发展四大原则,推动相互之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