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行业情报
合资企业为何如此中意自主这块招牌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4日 22:58

继广汽本田“理念”、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之后,又一个东风日产叫“启辰”的自主品牌混血儿诞生了。

就在三年前,广汽本田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时候,曾经引发业内的诸多质疑,合资企业怎么也能叫“自主品牌”?而到三年后的东风日产,这样的质疑声已经渐行渐远。中国人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据说,长安福特、北京现代、广汽丰田、东风本田这些合资企业也都要推出自主品牌了,用不了几年,相信自主品牌混血儿将遍布中国大江南北。

合资企业为何如此中意“自主”这块招牌?很大程度上,政策起到了关键的催生作用。

最近几年,鼓励发展自主品牌,以掌握先进汽车技术成为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线,自主品牌成为了重点的“照顾”对象。去年初,在国家推出《2009-2011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中,多次提到了“支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整车研发,尤其是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并且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来看,在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简单地引进已经成为了过去时。此外,有消息称,政府采购细则将在今年内出台,自主品牌也将被重新定义,合资企业所创立的品牌也将归入自主品牌之列。但是,仅政策这一项怎么能调动起众多企业如此大的热情?专家认为,中国二三线市场的巨大潜力才是真正所在。

就在日前刚刚结束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发展论坛上,有一项专门针对中国二三线城市乘用车发展的主题讨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高和生表示,近几年我国二三线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居民购车意愿逐步提高,直接拉动了汽车业的增长。就在国内一线汽车消费份额逐年下降的时候,我国二三线汽车市场人口基数庞大,人均保有量低,成为汽车消费的最大潜力市场。而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则预测,未来十年之内,二三线市场将成为我们国家汽车市场增长的主导力量,而决定今后汽车厂商生死存亡的主要战场也在二三线。而目前的情况是,这些市场几乎都被奇瑞、比亚迪、吉利等本土自主车企把持着。

虽然合资企业也曾采取过应对措施,比如近两年来开始的“合资向下”的战略,但是终究有成本的限制,在对价格极其敏感的二三线和农村市场,要让合资品牌降至一半与本土自主品牌竞争并不现实。于是,挂个自主的新牌子,拿几个即将淘汰的平台,经过一些升级改造,生产点便宜的小车与其竞争似乎更有胜算。这样,既毁不了原有的合资品牌,还能借着已有的品牌口碑、先进管理经验,与目前的吉利、奇瑞、比亚迪等本土自主品牌轻松竞争。只是,这种策略是否能成功,尚需要市场的考验。

值得反思的是,复合材料在我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应用非常缺乏。更甚者是,业内也有人士对此模糊,很多人竟然对复合材料这个概念根本就不了解,有的人竟然不知道玻璃钢是复合材料。由此可见,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只是国内媒体的一些殷殷憧憬。玻璃钢复合材料虽然在中国的汽车领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在国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兴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天然纤维等正在不断地被应用到汽车领域,玻璃钢将逐渐成为过去式,因为更多的创新复合材料的性能更优于玻璃钢。作为汽车消费大国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使用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就给了汽车轻量化一个机遇,同时也是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借势发展的一个巨大市场。国内的零部件企业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快速地培养自己的市场。

据悉,车用热塑性复合材料种类较多,主要包括:一是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GMT),以玻璃纤维(毡)为增强材料、热塑性树脂为基体,通过加温、加压制成复合材料,是国际上极为活跃的复合材料开发品种,GMT片材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达40多种,主要有座椅骨架、保险杠、仪表板、发动机罩、电池托架、脚踏板、前端、地板、护板、后牵门、车顶棚、行李托架、遮阳板、备用轮胎架等部件;二是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FT),其组成材料可以是玻璃纤维、芳基纤维、碳纤维、钢纤维和其他能够形成连续纱的纤维,现在广泛应用在汽车工业中,Ticona公司的产品成功的应用在VWGolfⅣ型上;三是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NMT),具有价廉、可回收、可降解、可再生等优点,在汽车工业的应用目前还局限在汽车内饰件上;四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它已开始用于制造汽车底盘,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可靠性高和减重的优点。

目前中国的复合材料企业在汽车工业中,仍然无法成为采购链上的主流参与其中,面对着巨大的市场商机,只能在汽车发展的历史舞台上充当着并不抢眼的“配角”。 要将产品打入国外或合资汽车企业,让他们有机会了解国内工程塑料的质量优势,过程很难,首先获得汽车材料GB16949通用认证就需要一年时间。每个汽车厂还要将材料拿到自己的车型上做实验,材料厂商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耐心,不知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能不能长期保证这个客户源。由于从材料应用到汽车售出时间段比较长,为了减少资金压力,国内主机厂经常会先拖欠材料和零部件厂商货款,这也挫伤了材料企业的积极性。汽车厂家在选择上游配套企业时也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一种新的材料、零部件要想替代原有品种,面临一个比较大的非技术难题,即如何替代原有产品,如果被替代品是主机厂外协厂供应的,必须要取消原来的配套权,而要取消配套权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