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区域经济正在经历大调整期。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日前撰文指出,中国正形成6个核心经济圈带。
在杨开忠看来,区域经济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区产业和人力双重雁行转型升级。一方面,沿海核心地区——珠三角、长三角、首都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向产业“微笑曲线”高端领域转移,重点推进研发设计、品牌服务和专业化服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周围地区积极承接沿海核心地区因产业和人力资源升级转移出来的产业和人力资源,加速推进自身产业和人力资源转型升级。
其次,城市化方式优化大转变。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左右,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化方式将出现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从城乡区域半分割半融合条件下的城市化向城乡区域一体条件下的城市化转变;二是从社会权利不完全的人口城市化向完全的人口城市化转变;三是城市产业和就业结构加速从制造化向服务化转变;四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速;五是从相对分散的城市化向相对集中的城市化方式转变;六是从相对不理性的向相对理性的城市成长方式转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明显上升。
第三、核心经济圈带进入多元化调整重组过程。全国将形成6个核心经济圈带:以首都圈为核心,以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两翼,提升和拓展环渤海经济圈;以两岸交流合作的深化、国务院关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速形成东海经济圈;以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引擎,加速形成南海经济圈。
第四、区域协调互动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我国应该着力加快研究制定和实施区域规划和政策,一方面继续针对特定地区制定和实施特定振兴规划和政策;另一方面着手“全国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系统营造高效、公平、安全、宜居、永续的国土空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