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汽车风云
大长安计划整体上市 壳资源争夺成焦点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1日 15:17

长安汽车最新发布业绩预告称 “因自主品牌业务转型升级初见成效”等因素,公司预计2012年实现净利润14亿元至16亿元,同比增44.64%至65.30%。
  连日来,多家券商亦看多公司未来前景称其“进入业绩释放期”。然而,长安在整合昌河、哈飞汽车道路上的再三受挫,让其整体上市的进程一拖再拖,未来成长空间显然取决于长安的整合执行力。而手中有多家合资公司整车资源,却单一依靠长安福特的利润模式也有隐忧。
  由此看来,长安汽车仍将长期涡旋于昌河、哈飞、铃木、福特、马自达之间,“大长安”整体上市进程的目标就像考驾照的 “小路考”,想一气呵成排除障碍恐很难轻易实现。
  起伏路上  争壳资源冲突再起
  在去年转移昌河铃木生产资质失败后,长安汽车拟将昌河汽车旗下另一个具备整车生产资质的合肥昌河抽离,不过这一举动再次遭到了昌河汽车的强烈反对。
  “为什么老是要收编我们的独立整车生产资质? ”昌河汽车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长安集团一直觊觎昌河汽车的生产资质,这是昌河汽车坚持不让步的。该人士的“愤慨”来自于日前的一宗报道。
  该报道称,昌河汽车已“主动”向母公司——长安提出,将旗下合肥昌河汽车责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昌河)的生产资质交出。
  然而,上述说法却遭到昌河汽车反对。“昌河并未‘主动’上交合肥昌河及其生产资质,媒体所披露的‘主动’上交提法值得玩味。 ”昌河汽车多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汽车生产资质关乎企业的生存,而昌河汽车公司目前又只有昌河铃木和昌河汽车两个整车生产资质。如果交出昌河汽车的生产资质后,整个昌河公司将成昌河铃木的合资公司,其自主品牌发展和原有车型将无法生存。
  据了解,合肥昌河是具备独立整车资质的生产企业,此次变动后,合肥昌河将成为长安一级子公司,与昌河汽车平级,变身为长安在合肥的生产基地,其生产产品将由长安重新注入。
  而长安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一矛盾的根源并不是生产资质,而是合肥昌河基地的管理权归属调整。
  目前,昌河汽车拥有两个生产资质,一个是属于昌河铃木合资品牌的生产资质,另一个是隶属自主品牌昌河汽车的资质。昌河汽车的生产资质目前在合肥昌河基地,用于生产所有昌河品牌车型。现在,长安集团拟回收的合肥昌河,就包括资质、品牌、销售、财务、人事等。
  长安集团方面认为,2009年,中国长安重组昌河汽车后,合肥昌河由昌河汽车代管至今。经过三年内部调整,如今长安将重新直管合肥昌河。按照长安集团的说法,目前昌河汽车的三大基地产能利用率均不高,因此将昌河汽车合并到江西景德镇基地,空出合肥基地另行规划。
  饶有趣味的是,记者在昌河汽车官网的企业简介中看到这样的描述:“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是直接隶属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拥有景德镇、九江、合肥三个整车工厂和九江发动机工厂”。而记者在长安汽车集团官网的组织架构图上却看到,合肥昌河已经从昌河汽车子公司变身为长安的一级公司,与昌河汽车并列。
  长安内部人士则透露,合肥基地此前已实质上直接接受中国长安的管理,与江西昌河并行,但合肥基地的资产归江西昌河所有,财务上与江西昌河合并计算,并由江西昌河支持。
  针对合肥昌河的生产资质以及管理权限问题,昌河汽车官方微博日前特别发布了声明。
  声明称,“我公司正在中国长安的指导下,研究昌河汽车的发展规划,也包括合肥昌河基地的发展问题。各基地发展规划的制定,必将遵循依法依规、平稳有序的原则,符合国企‘三重一大’的规定,并且有利于江西昌河以及合肥昌河基地的共同发展。该方案确定后,我们将适时对外发布。 ”
  “‘醉翁之意不在酒’,双方很可能在整合过程中正在形成交换协议,而合肥昌河的独立生产资质是双方讨价还价的最重要砝码,”熟悉中国长安与昌河汽车的业内人士认为。
  连续障碍
  两个“铃木”陷入持久战
  如果时间回到2012年的1月,我们会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相似的重复着。围绕昌河汽车旗下两个独立整车生产资质问题,长安与昌河显然陷入了“持久战”。彼时,按照长安集团的计划,旗下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将进行整合,同时,被空余出来的昌河铃木生产资质将由长安马自达合资公司所有。借此,长安福特马自达合资公司将一分为二,一个是长安福特合资公司,另一个是长安马自达合资公司。通过这般“腾龙换鸟”,两个铃木可以整合统一,而长安福特马自达一分为二之后的汽车生产资质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然而,这一整合方案在2012年1月即将通过发改委审批并正式公布之时,却受到了来自昌河铃木以及地方政府的阻力。#p#分页标题#e#
  在昌河汽车相关人士看来,昌河铃木是昌河汽车旗下主要资产,将昌河铃木资质转移给长安马自达之后,昌河汽车的资源将面临被掏空的危险。相关各方强烈的不满情绪,最终在2012年1月份演变成了一场停工事件。
  从2009年11月长安重组了昌河汽车和哈飞汽车之后,长安汽车就开始与铃木联手对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实行整合。当时,在两个铃木合资公司中,长安铃木在2011年销量已经突破20万辆,产能处于相对饱和状态,而昌河铃木近年来由于产品线匮乏等因素,销量持续低迷,产能始终处于严重放空状态。长安汽车希望通过整合来实现两个铃木的发展。
  随后长安集团曾发布公告表示,承诺对昌河汽车现有格局维持不变,对于最关键的昌河轿车生产资质也不改变,并表示要调整派驻昌河的长安系高管。应对昌河停工事件的同时,长安集团董事长徐留平强调,长安管理层不会退出昌河,昌河更不会因此而脱离长安;昌河事件也不会给长安集团的重组信心产生影响,长安集团仍将会大力推进大长安战略,大力推进重组改革。
  事件发生后,昌河汽车的高层管理人员也进行了调整,长安昌河汽车原总经理李黎被调离昌河汽车,昌河汽车副总经理童政荣被推荐为昌河汽车总经理,增选吴继军和向连超为昌河汽车副总经理。昌河汽车似乎迎来了“自己人”组建的管理团队。
  而据记者了解,在停工事件后,昌河汽车目前已经形成了“自治”状态,其资产方长安集团一直处于管理缺位的局面中。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的整合已经渐行渐远。
  侧方移位
  整合计划渐行渐远
  在两个铃木整合陷入僵局之际,沉寂多年的昌河铃木合资项目,最近突然有了新的进展。去年10月底,昌河和铃木宣布昌河铃木九江基地发动机产能扩充项目,该项目共投资1.68亿元,预计今年建成投产。
  据悉,新建成的发动机生产线除生产K14系列发动机外,还生产K12系列发动机。据昌河汽车内部人士讲,发动机生产线扩充将使用一流的进口设备,主体设备已大部分到位,其中包括意大利佩雷斯意特公司产2700吨发动机缸体压铸机、日本NTC公司产13台缸体加工线等设备。
  这是近几年来昌河和铃木第一次在合资公司中有新的动作。 “由于昌河铃木多年亏损,铃木公司从2008年开始就多次提出要退出昌河铃木,而且也一直没向昌河铃木注入新车型。 ”汽车业评论员张志勇表示,从合资双方新的动作看,铃木显然对其在中国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路,“新发动机的投产,或许意味着未来铃木将向昌河铃木引入新的车型。 ”
  而在铃木和昌河的关系重新恢复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提醒道:“从另一个角度看,昌河和铃木的再次合作,意味着长安此前整合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的计划已经越来越难以实现了。 ”
  坡道停车
  哈飞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长安为何一直死死觊觎昌河汽车旗下的两个独立整车呢?
  昌河汽车目前旗下有两个子品牌,其分别为昌河铃木和合肥昌河。公开数字显示,2012年昌河汽车全年销售车辆8.33万辆,其中合肥昌河仅售出30031辆,这与微客市场普遍飘红的销售业绩截然相反。
  目前合肥昌河的产能为15万台一年,而2012年其全年销量仅为3万辆出头,如果结合其产能算来,合肥昌河方面产能利用率仅为20%,已明显超过警戒线。另根据此前公布的建设计划,合肥昌河二期扩产工程将于今年启动,待2015年建成后,其年产能有望达到30-40万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的产能利用率可能还不及1/10。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2全年长安集团总销量195.64万辆,同比2011年总销量201万辆下滑了2.6%。在国内车企中长安汽车后劲十足,自主品牌轿车的成长速度很快。为了巩固其自主品牌哈飞、昌河都是其加速整合调整的重点,是长安品牌巩固其自主品牌阵营的重要砝码。
  目前而言,长安汽车长期关注昌河汽车资质问题,但由于昌河汽车若交出其所拥有的资质,其商用车车型将不复存在。因此双方在此方面存在矛盾,如能解除此问题,其产能的转移或将帮助长安汽车方面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不仅仅是昌河汽车,在2009年进入长安汽车整合之列的哈飞汽车也面临着巨大的产能黑洞。据记者掌握的数据,2010年哈飞销售汽车约23万辆,2011年约13万辆,2012年约9万辆。2012年哈飞内销微车 62840辆,同比下滑46.33%。哈飞汽车在推出轿车车型后其销量始终无法达到预期,在并入长安汽车后这一状况至今也并未改变,目前哈飞的赛豹和赛马两款车型月均销量已不到千台,对于一个汽车厂商来说意味着其产能已经处于闲置状态。#p#分页标题#e#
  另一方面,由于长安汽车的合资品牌长安福特在中国的销量迅速增长,在长安福特马自达拆分之后原来生产嘉年华的南京工厂已经划入马自达旗下,嘉年华车型需要寻找新的车型生产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作为赛豹、赛马的小型轿车生产基地,哈飞工厂经过简单调试后,完全能够胜任嘉年华的生产任务。如果该计划落地,哈飞工厂的闲置产能将得到充分利用。
  在拆分重组后的长安福特仅靠两家工厂是无法满足现在以及未来的市场销量需求,为了使福特的产量不受影响,福特汽车集团CEO在长安福特马自达拆分之后,先是宣布投资6亿美元建立重庆的第三工厂(其中发动机和变速箱工厂将在2013年投产),而后又在杭州亲自奠基了总投资7.6亿美元的杭州工厂 (未来生产高端车型),在新工厂未投产之前嘉年华车型目前只能靠挤产能来供应市场,也进一步促使了哈飞代工长安福特嘉年华车型的可能。
  记者昨日就此事向长安福特方面求证,却得到了“否定”的回答,“我们从未听说嘉年华将利用哈飞生产线生产的消息。 ”该人士如此回应。
  过限宽门
  “三箭齐发”战略落空
  目前,长安整车资产只剩下集团中的哈飞与昌河没有注入上市公司,不过就是这两个微车资产一直让长安集团很头痛。 “长安集团接手昌河和哈飞就是一场悲剧。 ”此前有长安集团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集团只是提升产销规模,却对后续整合困难估计不足。
  由于两家公司重组前存在20.5亿元的潜亏,长安仍要对两家企业“输血”。截至目前,长安集团已累计向哈飞汽车和昌河汽车提供了20亿元的直接贷款和44亿元贷款担保,出售长安PSA的20亿元也可能注入这两家公司。
  按照中国长安的承诺,亏损状态下,两家公司不会注入上市公司,这也意味着集团通过长安汽车整体上市尚需时日。除此之外,长安汽车本身也存在资金压力。据悉,该公司近两年陆续投入近70亿元建设鱼嘴发动机项目、汽车试验场项目以及北京乘用车项目,资金投入较大。三季度末公司账面净现金不足5亿元,此次收购长安PSA股权还将对合资公司进行持续投入。
  公开资料显示,一直排名“老四”的长安汽车集团于2010年如愿在中国汽车业销量排名中进入了前三强。然而,如同昙花一现,2011年长安集团销量排名重回第四的同时,与第三名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长安汽车150周年庆典上,该公司董事长徐留平再次重申了长安汽车的“愿景2020”规划:到2015年至2016年,长安产销规模达到400万辆;到2020年前,该公司产销量要达到600万辆。这一目标与一年前的规划相比已经瘦身。 2011年长安曾频频向媒体释放信息,力求到2015年实现整车销量500万辆,到2020年销售数字要达到75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要超过60%。
  当年徐留平制定“愿景2020”规划,是建立在长安、哈飞、昌河三大微车生产基地共同发力基础之上的。2009年长安奉命并购哈飞、昌河之后,徐留平曾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三箭齐发”战略,其规划核心就是对哈飞、昌河的研发领域进行整合,对三者旗下微车产品进行细分,并对不同的市场、销售进行梳理。
  徐留平的愿景是,哈飞、昌河两大生产基地除了承担自身产品的品牌拓展外,还能缓解长安微车品牌的产能不足问题。但哈飞、昌河业务由于仍未扭亏,至今没有注入到上市公司长安汽车中。三箭齐发的规划设想已经演变成长安汽车一枝独秀。
  走单边桥
  过度依赖长安福特
  昨日晚间,长安汽车披露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12年实现净利润14亿元至16亿元,同比增44.64%至65.30%;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至0.34元。其称“因公司自主品牌业务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产品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及来源于合资企业长安福特投资收益四季度大幅增加,致使公司2012年度业绩大幅增加。 ”而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来源于政府补贴的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9亿元。
  与此同时,多家券商对长安汽车的未来发展表示乐观。海通证券维持“买入”评级,撑起“2013年公司自主品牌业务盈利能力的提升和长安福特盈利的高增长”。华泰证券则分析“长安福特进入业绩释放期”。其称,2012年新福克斯的成功表明,经过多年的中国市场磨砺,长安福特在产品定位、市场营销等方面翻开了新的一页,长安福特在收入、产品盈利能力方面将得到大幅提升,公司已确定性地进入了业绩释放期。#p#分页标题#e#
  申银万国则表示,四季度长安福特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投资收益贡献有超预期可能;同时重庆本部高毛利自主品牌车型销量贡献显著,结构上移有望致使业绩显著减亏,预计公司整体四季度业绩或环比大幅回升,超越市场预期。
  不过,就长安汽车旗下公司的销量数据而言,过度依赖长安福特、单腿走路有隐忧。公开数据显示,长安铃木2012年销售17万辆,同比下滑22.7%。长安马自达2012年销售73481辆,同比减少7.4%。长安福特汽车2012年批售销量达418500辆,较2011年320658辆的销量显著提高31%,创下年销量历史新高。
  “相比上汽和东风,长安在乘用车领域的造血点确实不多,目前就长安福特盈利较多,而拆分后的长安马自达由于产品结构老化以及日系车整体低迷,未来前景也不太乐观。 ”业内人士分析,“资源分布不均,整合乏力是未来长安急需解决的问题。 ”长安福特的一位内部人士也对记者坦言,在去年福克斯问鼎单一车型销量冠军之际,长安福特“一车独大”的弊端也渐渐暴露出来,长安福特能否实现持续增长,不仅仅是合资公司面临的难题,也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