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整车企业对轻量化、舒适性、操控平顺性的日益重视,汽车悬架领域正面临新一轮的大规模技术升级。空气悬架、橡胶悬架、少片簧等轻量化产品,在客车、重卡等领域有大批量普及应用趋势。近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悬架技术分会2014学术年会在山东淄博市举行。
与会专家围绕“悬架节能技术与性能匹配、汽车悬架技术革新、产业发展趋势”等主题,就汽车车轮轻量化技术及其发展、镁合金和高分子材料技术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轮胎匹配与汽车底盘性能、液压互联悬架技术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材料的应用诉求越来越强
从车辆的整体技术开发角度看,悬架技术直接关系车辆的安全、操控、舒适、轻量化等性能,是整车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国在汽车悬架技术领域的升级都相对滞后,整车企业和终端用户对于悬架的要求更多侧重承载性、可靠性上,而对车辆的舒适性、操控性、节能效果并不太重视。随着车辆轻量化、环保节能需求的增长,这一情况开始有所改观。 新材料的应用显然成了目前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一个重点途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献栋在会上表示,目前在我国,乘用车车轮的“钢铝之争”已经愈演越烈,并有逐步向商用车领域扩大的趋势。“虽然钢制车轮在低成本、安全性上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但在散热、轻量化以及外形的多样化上仍然不及铝制车轮。”他说。
不仅如此,镁合金、复合材料在车轮、底盘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上海镁镁合金压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力群认为,随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汽车排放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汽车厂商对轻量化的需求将逐年递增,会给镁合金市场带来更多机遇。更多的镁合金产品将会从目前的内饰、车身领域扩增至底盘、动力领域。
结构优化、工艺装备和新材料的应用是实现车辆底盘轻量化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高分子新材料、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减振降噪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