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科技部牵头《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草案),2020年电动汽车年产量将达100万辆。以此计算,包括电动汽车销售、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充电管理系统、零部件和组合件等将合计产生3500亿元以上年产值。
汇丰晋信基金估算,到2020年,电动汽车核心产业(整车、电池、电机、基础设施)能够带来3.66万亿元的产值,并为整个汽车行业带来8.5万亿元产值。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我省汽车发展的重要主攻方向。同时,力争到2012年形成适应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和区域应用的环境,攻克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并形成产业化能力,到2020年,将我省建设成为产业规模、品牌影响和技术水平均进入国际前列的世界电动汽车产业基地。
政策规划:5年形成20万辆产能
早在今年3月,作为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大省,广东省率先出台《广东省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下称《计划》)。根据该计划,2015年,电动轿车开始走入家庭,形成20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综合生产能力,全省电动汽车销售量占新车销售总量的3%到5%,产量占汽车总产量5%左右。
用10年左右时间,电动汽车实现成熟的市场应用,拥有2-3家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核心技术的国际型电动汽车龙头企业。
根据有关计划,2011年起,珠三角地区所有更新或新增公交车均要采用电动汽车、LNG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在出租车、市政、邮政等行业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力争在2012年前达到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3万辆。
发展现状:整车生产品种齐全
毫无疑问,广东从消费环境、传统汽车生产、零部件产业链、技术储备等方面均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如今广东省各地级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如何?
与其他省份相比,广东目前已拥有一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比亚迪当属其中翘楚,五洲龙、广汽集团、广通、飞驶、陆地方舟等企业也均涉足新能源汽车。范围涵盖客车、轿车、低速汽车、专用改装车等多系列。
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军表示,在新能源汽车的乘用车方面,广东品种齐全,虽称不上第一,但与先进的兄弟省份相比也是各有优势。
在整车方面,部分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LNG客车车型已开始批量生产。广东14款电动汽车进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占总数的10%,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在研发方面,广东亦具备了较好产业基础。在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上广东省已经取得35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66项,分别占全国的44%和40%。研发涉及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牵引电机系统、动力系统等方面。
配套产业:动力电池生产占四成
除整车生产外,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先行是关键。
就广东省来说,关键零部件企业、能源供应企业和相关研发、检测平台单位等配套设施也竞相发展。
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方面,涌现了东莞新能源、珠海银通、迈科、力柏、TCL金能、亿纬锂能、沃特玛等企业,此外,还有大洋电机、航盛、志成冠军等一批电机、电控企业。
“广东动力电池的生产目前占到全国40%,锂离子电池产业链较为完整,产量居全国首位。”张军表示。
充电设施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大瓶颈。在此方面深圳先行一步,深圳宣布今年建设7500个充电桩,到2012年建2万个,力争充电设施网络密度突破深圳现有加油站密度的50%。9月底,南方电网与比亚迪签订兆瓦级储能电站合作框架协议,计划12月建成。
广州也计划建成近1500个充电桩,此外新建的住宅小区、商务楼、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停车场按照停车位的20%,都要配套建设交流慢速充电桩,其他车位则预留充电桩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