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佳才
重庆隆鑫压铸有限公司
摘 要:研究了不同的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 ADC12 铝合金硬度的影响,并对 ADCl2 合金时效硬化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合金的布氏硬度提高 15%以上。
关键词:铝合金 时效 硬度
引言
ADC12 铝合金属 Al-Si-Cu 合金,就普通压铸而言,在压铸过程中,压铸型腔内的气体在很短的充型时间内投有机会逸出,几乎全部被卷入铸件内,其压力有时可达 40~150 MPa
,这些气体在随后的热处理过程中受热膨胀,使铸件产生鼓包和变形,因此,压铸合金一般被认为不能通过热处理强化, 传统时效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铸造应力,减少机加后变形,用传统的时效方法很难满足产品硬度 HB90-110;另一方面,由于压铸模的快速冷却作用,使压铸铝合金中的固溶体中的 Si,Cu 等元素呈过饱和状态,这又为压铸铝合金的热处理奠定了基础。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的是用 ADC12 铝合金压铸出来1P65 缸头,合金成分如表 1 所示。
试验条件:入炉产品 1P65 缸头,试验采用 2种不同的时效制度,分别如下:(1) 高温时效: 230℃分别时效 2h、3h、4h、6h
(2) 低温时效: 175℃分别时效 2h、4h、6h、7h、8h、9h
型材硬度在 HB-3000B 硬度试验机上进行,取样为每一层取 10 件产品。
结论:满足产品硬度 HB90-110 要求的最佳时效工艺是 175 ℃ ×7h。
表2 ADC12铝合金不同时效制度的硬度
产品的硬度值与时效工艺的关系如图 1 所示:从图 1 可以看出,在 230℃时效温度下,时效时间不同,硬度增加缓慢,且提高幅度不大。175℃时效时,产品的硬度随时问增加而增加,在 6H 后硬度增加迅速,增加幅度大。175 ℃×8h时硬度达到最大,到 9 h 以后开始下降; 说明传统时效处理主要作用是消除铸造应力,减少机加后变形,对提高产品的硬度作用不大,而低温时效对产品的性能具有强化作用。
1 合金时效后的组织扫描观察
合金在 175℃时效不同时间后的扫描图片,如图 2 所示。
从图 2 可以看出,由于压铸模的快速冷却作用,使 ADCl2 压铸铝合金中 a 固溶体中的 Si、Cu 等元素呈过饱和状态,相当于进行了固溶处理,但是图中仍然可以看到浅色骨骼状的组织,这种组织为 AlFeMnSi 相,这种组织在固溶处理过程中没有溶解。进过不同时间的人工时效后,在铝基体上析出了细小而弥散的 Al2Cu 相和Mg2Si 相,提高了产品的硬度。
2 低温时效强化机理
由上面扫描组织图可知,在 ADC12 合金中主要起作用的是 Cu,低温时效处理时 Cu 元素沉淀的四个阶段:(T:时效温度;t:时效时间)
第一阶段:形成溶质原子偏聚区 GP(I)区.
时效初期,T 低 t 短,Cu 原子在铝基体的一些晶面上聚集,形成 G•P(Ⅰ)区。GP(I)区与基体 α 保持共格关系,即共格应变区。共格应变区可引起点阵严重畸变,阻碍错位运动,因此材料强度、硬度提高。
第二阶段:G•P(Ⅰ)区有序化——形成 G•P(Ⅱ)区
随着温度的提高,时间延长,继续偏聚并有序化,形成 G•P(Ⅱ)区。G•P(Ⅱ)区与基体 α仍保持共格关系,尺寸比 G•P(Ⅰ)区大,畸变更大,错位运动阻碍更大,此相为 θ"中间过渡相。θ"相析出时效强化作用最大,合金达到最大强化阶段,硬度达到强化最大值。
第三阶段:形成 θ/ 过渡相
随着温度的继续提高,时间继续延长,原子活动能力加快,G•P(Ⅱ)区继续偏聚到 Cu 原子:Al 原子=1:2 时,形成 θ/ 过渡相。此时,基体的共格关系被破坏,由完全共格变局部共格,共格畸变减弱,错位阻碍运动减小。表现为材料硬度开始下降。
第四阶段:形成稳定的 θ 相
随着温度的继续提高,时间继续延长,θ/过渡相从 α 固溶体中完全脱溶,形成与基体有明显界面的的独立的稳定相 Al2Cu,即 θ 相。θ 相与基体的共格关系完全破坏,畸变消失,有独立的晶格。#p#分页标题#e#
随着 T 提高,t 延长,θ 相质点长大,形成合金软化,即称为“过时效处理”。
3 结论(实验室试验结果)
(1)压铸模的快速激冷作用,使 ADCl2 压铸铝合金中 a 固溶体中的 Si、Cu 等元素呈过饱和状态,因而可直接对铸件进行低温时效处理,铝合金压铸件得到强化。
(2)低温时效工艺使压铸件硬度提高了 15%,平均硬度达到了 105HB,同时较好地消除了
零件铸造应力。满足产品硬度 HB90-110 要求的最佳时效工艺是 175 ℃ ×7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