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优秀的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特质:相互成就。这个认知,早在2700年前就得到证实。
	
公元前686年,一个由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为核心成员的团队组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团队:三人中,两人有兄弟之情,两人却有夺命之隙。原来,齐桓公为君王之前,曾与其弟争夺君位,被效力于其弟的管仲带兵射杀,装死逃过一劫。齐桓公上位之后实施报复行动,用囚车将管仲押回齐国。辅佐大臣、管仲的挚友鲍叔牙力劝齐桓公,尽释前嫌,重用管仲。他对齐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齐桓公听从鲍叔牙的意见,将管仲接入宫中,以礼相待,请求治国之道,并拜其为相,位居鲍叔牙之上。管仲上任后,推行一系列改革,使得齐国日益强大起来,终成一代霸业。
	
春秋五霸中的“首霸”就这样诞生了。仿佛依照剧本演出的历史剧一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编排得有模有样;故事延展、人物个性、跌宕起伏、完满结局,契合得入情入理。
	
历史没有如果,所以才有后来的结果;但评论难舍假如,所以至今人们仍喜坐而论道。甚至今年高考也没忘记这一荐,将其引入全国Ⅰ卷作文的基本素材,藉以试试莘莘学子们辨析能力。当年,假如没有齐桓公的大度,或假如没有管仲的大才,抑或假如没有鲍叔牙的大义,春秋的格局会是怎样?历史的天空将如何幻变?
	
好在事实上这些都有,甚至还有更多,例如携手合作,相互成就。其标志和最终结果就是:齐桓公以大度成就了管仲的大才和鲍叔牙的大义,管仲以大才、鲍叔牙以大义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心羡齐桓公,能觅得既德才兼具又忠诚侍主的贤臣;多少臣子也倾慕管仲,遇见了既有雄心大志又礼贤下士的明君。然而,殊不知,君臣之间的惺惺相惜、相互成就,才最终让后人领略到春秋首霸的风采。
	
或许是前人的经验,抑或许是历史的沉淀,如今,这种“携手合作、相互成就”的团队特质愈来愈被人们所认知,所推崇。尤其是一个企业团队,这种“利他为己”模式更具文化意义。要知道,团队主要成员间的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进而相互为他人能力与个性施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是企业价值取向与目标认同的关键所在。
	
记得一句久违的俗语: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何况,现在已到了高铁时代!
	
	

 11.08万
													11.08万
												 
													
												
 11.16万
													11.16万
												 
													
												
 5608
													5608
												 
													
												
 1.21万
													1.21万
												 
													
												
 5643
													5643
												 
													
												
 5755
													5755
												 
													
												
 9543
													9543
												 
													
												
 1.61万
													1.61万
												 
													
												
 9423
													9423
												 
													
												
 8540
													8540
												 
													
												
 1.07万
													1.07万
												 
													
												
 9004
													9004
												 
													
												 6193
													6193
												 
													
												
 8328
													8328
												 
													
												
 7107
													7107
												 
													
												
 6069
													6069
												 
													
												 5416
													5416
												 
													
												
 5072
													5072
												 
													
												
 572
													572
												